English

科学家传记贵在求真

2000-09-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胡宗刚 我有话说

蔡希陶(1911-1981)是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对云南植物的采集与调查、对云南植物研究机构的创设和壮大贡献尤大。本人对胡先马肃和由胡先马肃所主持的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素有兴趣,蔡希陶先生曾供职于静生所,正是在胡先马肃的派遣下前往云南开辟工作,故对蔡希陶事也甚为注意。

早在1978年,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中,就有一篇《生命之树常绿》,由作者亲往昆明采访蔡希陶等人而成。在呼唤“科学的春天”里,富有传奇色彩的蔡希陶的科学探险事迹广为流传。然而徐迟的报告文学的写作,由于要达到鼓舞人、尤其是青年人的社会目的,对材料的运用不甚谨慎,常常要加入作者主观的情感形象,以煽情的笔调来介绍人物事迹。至今我还能体会到首次阅读《哥德巴赫猜想》时被激发投身科学的热情。因此,徐迟的报告文学的写作给后来的人物传记的著述带来较大影响,以为传记写作在材料不够处,可以加入作者的想象,以增加人物的生动。其实,这样恰恰背离了传记最基本的要素——真实,伤害了事理。20多年来不知出版了多少这样的传记,让人难以卒读。

有关蔡希陶的传记也是这样,1991年王雨宁著《绿之魂》(科学普及出版社),薄薄一册,尚能尊重史实,只是在材料不够处,以臆想来凑字数,如蔡希陶首次拜谒胡先马肃的情节和各自的心理活动便是。最近出版的良振、成志合著的《走向绿野》(云南教育出版社)中的不实之处,就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煌煌一巨册,材料并没有多少新的发掘,增加的只是作者发挥小说家的才能后杜撰大量的人物对话,甚至还编造传主书札。

一般来讲,本人是不会购买这类传记书籍的。年初有友人去西双版纳植物园,此园为蔡希陶所创建,嘱其代寻蔡希陶材料,回来时带回《走向绿野》一书,翻阅过后,欲就书中所述与史实不符者,予以纠正,以免讹传。然书中谬处实在太多,仅就其大处略一述及,以见大概。

蔡希陶1930年初入静生所,当时所中人员除胡先马肃外,有唐进、汪发缵、冯澄如、周汉藩、夏纬琨、寿振黄、沈嘉瑞、何琦等,而《走向绿野》未言及这些人士,却道及陈封怀、俞德浚、王启无。其实,那一年,他们都未进所。1932年春静生所组织“云南生物采集团”,由蔡希陶率领陆清亮、常麟春组成(《静生所年报》)。《走向绿野》极形象地写到组团经过,然成员却是邵光南、陈宜海,不知所据。

蔡希陶在云南采集植物三年,之后返回北平,静生所又派王启无、俞德浚先后前往,都取得较大成绩。静生所在云南的采集始终得到云南省教育厅的支持和资助,静生所所采标本都选一份赠予教育厅作为报答。1938年胡先马肃为使在云南的研究长久进行,遂与龚自知谋求由静生所与教育厅合办云南农林植物所,派蔡希陶再往昆明,筹设该所。5月先在文庙尊经阁创立办事处,后往城郊四处察址选址,以黑龙潭龙泉公园最为合宜,经省主席龙云批复予以租用,并签订合同。胡先马肃兼任所长,然后居北平,所务由副所长负责,始调汪发缵为副所长。蔡希陶因战时交通不便,未能北返,即担任该所标本管理员。其时,俞德浚仍属静生所派遣,在云南西北部采集植物。又,在抗日军兴之后,静生所并未有迁所南来之计划,以为依靠美国在华势力可得保存在敌占区。兹云南农林植物所创建缘起之重要史实,《走向绿色》或不知始未,未作记述;或仅知其一,任意穿凿附会。

抗战胜利时,胡先马肃在江西,辞去中正大学校长之职而仍任教于该校。《走向绿色》却言胡先马肃在昆明黑龙潭举行了一个庆祝酒会,杯光不断,纯属子虚乌有。

毋庸再引证了,仅此可知《走向绿野》所占有之史料极为欠缺,但是,作者却敢如此大胆地写,竟然还获得出版。如今,又在提倡科教兴国,那么所提供的科学家传记,总要达到真实可信的标准,才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徐迟所开的报告文学式的传记写作当为中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